医务人员承担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而他们自身的健康状况如何?记者从深圳市卫生局公布的全市医务人员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了解到,深圳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偏差,主要慢性疾病患病率偏高,焦虑和抑郁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了解,此次调查,市卫生局采用了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回顾性调查对深圳市各级公立医院的27227名医务人员2008年健康体检资料进行了分析。
调查显示,深圳市医务人员焦虑症状阳性率为25.2%,抑郁症状阳性率为31.0%,均高于武汉、沈阳、东莞、长沙、济南等地的调查水平。焦虑和抑郁总阳性率女性均高于男性。39岁以下焦虑和抑郁阳性率高于40岁以上年龄组。护士阳性率******,医生次之,医技和其他人员在较低水平。焦虑和抑郁阳性率及其标准量分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调查分析发现,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医疗职业特点密切相关。深圳市医务人员慢性病现患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每天工作时间长、睡眠时间少、用餐不规律、运动少等;焦虑和抑郁现患的危险因素除以上因素外,还包括工作久站、休假少、经历医院暴力、患慢性病、职业风险高、压力大等。
如何改变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差的问题?负责此项调查的市健康教育研究所有关负责人提出了建议和对策:首先,政府要为维护和促进医务人员健康提供充分的政策与资源保障,订出符合深圳市实际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标准,逐步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减少影响医务人员健康的生活和工作因素。其次,要研究建立医疗执业责任风险保障机制,降低医务人员的执业风险,维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研究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处理体制,平衡医患权益,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再者要研究建立多部门齐抓共管、坚决打击“医闹”和“医托”的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
市健康教育研究所有关负责人呼吁,社会各界要为维护和促进医务人员健康提供安全和宽松的环境,要充分尊重和肯定医务人员的劳动和奉献,充分理解医务工作的特殊性以及医务技术的局限性,形成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和良好环境。
医院也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和促进医务人员的健康,如建立本单位医务人员健康档案数据库,设立专门的医务人员心理保健部门,配备专职保健医生,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舒缓心理压力,预防和减少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等。
医务人员也应注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积极学习舒缓压力,注意劳逸结合,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和营养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