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咨询中,咨询伦理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咨询师在培训初期必须学习大量的伦理守则。伦理守则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咨询师该如何理解咨询师的职业伦理,并且在复杂的实践中灵活运用处理危机呢?
一、咨询伦理是什么
根据过去国外的伦理守则条款,我国在2006年颁布了咨询伦理总则,从中可以提炼出以下10个关键字:善行、责任、尊重、公正、诚信。
二、仁义礼智信:儒家文化下的咨询伦理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受儒家思想影响。在中国的社会背景下,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和西方提出的咨询伦理其实是暗合的。
“仁”:仁是恻隐之心,人之本源。它需要通过利他的善行来体现。在咨询中,仁主要体现为以来访者利益为******位。尽管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利益都是需要满足的,但是作为咨询关系中具有专业知识和提供帮助的一方,咨询师仍然需要始终把来访者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在满足来访者利益的同时,才能考虑满足咨询师自身的需求,从而形成双赢局面。来访者利益的******化,是伦理决策中最重要的原则。
“义”:义指责任。咨询师要对前来咨询的来访者负责。咨询师只能提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帮助。超过能力范围的帮助不仅不符合职业责任的要求,还有可能对来访者造成更大的伤害。
“礼”:礼,即尊卑有序,岀室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心怀恭敬。在咨询中,礼体现为对来访者的尊重,尊重来访者的想法和行为。
“智”:罗素认为:事实即智慧。在咨询中,咨询师只有在了解事实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做到公正不歧视。
“信”:信,即诚信、真诚。真诚的态度可以带给来访者安全感,从而与咨询师建立起真正信任的关系。只有在信任的关系中咨询师才能对来访者进行深入的治疗。
三、咨询伦理的内涵
咨询师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行业伦理理解的由浅入深是咨询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首先,咨询伦理是对来访者的保护。咨询伦理守则要求咨询师不能泄漏与来访者的谈话内容,以保护来访者的隐私,维护来访者的利益。
其次,咨询伦理是对咨询师的保护。伦理守则明确提到了咨询师违反守则后会受到的惩罚。在实际的咨询过程中,复杂的情境使咨询师很难突破困境做出正确的伦理决策。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可以避免咨询师陷入职业生涯的漩涡暗流,从而避免对自身造成巨大的压力和创伤。
最后,咨询伦理代表着行业的价值观。当咨询师放弃一些准则的时候,同时也放弃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作为咨询师的原则。对伦理的失守妥协可能使整个行业崩塌,所以,对于行业中明显的违规行为,必须严格依法进行处罚,决不让步。
四、心理咨询中的常见伦理问题问答:
1.有关咨询过程的问题
有的咨询师认为,咨询过程是来访者揭开过去伤疤的过程,难免伤心流泪。因此,来访者频繁的开怀大笑和有效沟通有时会使咨询师隐隐不安。
事实上,咨询的有效性并不取决于来访者表达的情绪内容和强度。咨询师需要为来访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让来访者愿意完全袒露自己——这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前提。咨询师如果能通过自身好的状态去改变来访者负面的节奏,使其卸下防御,双方建立起信任的咨询关系,咨询就是有效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极度的愉悦还是悲伤都是可能且正常的。
性侵害是所有创伤类型中最严重的。对这样的个案做治疗之前,应该经过充分的稳定化过程。换句话说,就是让案主做好触碰创伤的准备。通过重新经历被侵害的过程来发泄情绪和表达感受的过程,就好比手术开刀,是一个创伤暴露的过程。如果在这之前没有充分的准备的话,那么这样的开刀过程一定是二次创伤的。
如果没有经过充分的稳定化就在公开场合做治疗示范,这样的行为即使来访者知情同意,也一定是违反伦理的。因为来访者的知情同意,可能正是他自我伤害的方式之一。此外,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性侵个案并不适合做公开展示,来自外界的歧视可能对案主造成更大的伤害。
从咨询伦理的角度来说,如果碰到来访者虐待孩子这样的行为,咨询师是可以可以突破保密原则而选择报警的。但报警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咨询师还可以通知来访者的家属,或者是在咨询过程中帮助来访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保护孩子。当所有咨询措施都无效时,报警才可能是最恰当的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咨询师必须权衡,报警可能对这个孩子造成更好还是更糟糕的结果。如果会导致孩子受到更大的伤害,就必须考虑其他的方式,比如向更有经验的咨询师,或者社会儿童组织寻求帮助。
任何一个来访者进入咨询之前都需要签定知情同意书,并且留下紧急联系人的联络方式。更加正规的做法还需要来访者留下真实的身份证件。咨询师可以通过紧急联系人将情况告诉来访者的家人,让家人履行监护的责任。同时,咨询师应该留下详细的谈话记录,作为相应的证据。
在来访者提供的紧急联系人方式或者家人联系方式联系不上或者说是假的情况下,咨询师还可以通过来访者留下的身份证件报警。精神卫生法28条明确提出,如果个案有威胁自己或他人安全的行为,以及威胁自己或他人安全的行为的危险的时候,咨询单位以及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制止,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
答案是可以的。无论何种原因看精神科医生的学生,通常会被建议回到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去继续接受咨询服务。完全靠药物治疗并不是最理想的方案,学校的咨询中心可以提供一种支持性的帮助。而伦理的原则是帮助来访者,尊重来访者,只有给他们提供更完备和系统的咨询服务,才可以帮助来访者更好地适应患病以后的生活。
2.有关咨询关系的问题
无论以什么样的原因和理由,咨询师提出这样的要求都是违反伦理的。出现这样的情况,来访者可以通过相关渠道维权。如果被投诉对象是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成员,来访者还可以到伦理委员会秘书处去投诉。具体的联络信息可以登陆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的网站进行查询。
具体的处理要视情况而定。但总的来说,咨询的原则是尊重来访者,咨询师向来访者提供的温暖、支持、肯定、尊重、安全的环境才是治愈的良药。
朋友之间是平等的相互支持、双向交流的关系。而咨询是一个专业的工作,需要咨询师全身心投入,才能够真正做到理解和倾听。所以咨询并不是一个完全平等的关系,它必须以来访者为中心。
对于来访者来说,他们对咨询师的信任是超越朋友的。朋友之间可以互相分享彼此的秘密,但是咨询关系中,咨询师不会表露自己的秘密,也无权分享来访者的秘密。给朋友做心理咨询,可能分不清私人和专业的界限,咨询结束时,友谊也可能会结束。
咨询师的个人生活和来访者有过多的重叠可能会对咨询产生不利的影响。从来访者利益******的原则出发,咨询师可以建立一个工作专用的微信号跟来访者通过互动,从而推进咨询的有效进行。而关于咨询师的个人生活,还是应该与来访者保持距离的。
但是,来访者通过微信发表情绪和感受,如果一旦出现危险讯号,咨询师在非工作时间是否有责任做危机处理和干预?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咨询师还是******跟来访者约定,所有的回应应该在工作时间内进行。
咨询师需要去和他的自我体验治疗师讨论,自己为什么对来访者产生如此强烈的反移情。咨询师需要从咨询的互动关系中去审视和理解自己。急于采取过激办法很有可能造成让人始料未及的糟糕后果。
3.有关咨询师的问题:
目前心理咨询师的执照其实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审批的。现在国内劳动人力资源保障部的心理咨询师参加大概四五个月的培训,通过考试就可以拿到证书。咨询行业的规范还在起步阶段。人社部目前的问题是只管发证,而没有后续的职业支持和管理,价格方面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约束。
绝对的价值中立是不存在的。如果咨询师和来访者产生了价值冲突,以真诚的态度坦诚分歧,可能才是正确的选择。
这是经常出现的问题。实际上绝大多数情况下,来访者的问题之所以解决了,是因为他本来自己能够解决问题。或者换个角度说,来访者并不需要我们最实际的帮助。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才是咨询能够做到的最重要的事情。
五、咨询行业的问题与新象
最近,心理咨询师培训的费用越来越昂贵,少至七八百块钱一天,有的甚至高达几万块钱一天,使得想要成为咨询师的成本越来越高不可及。
针对这一现象,目前希望做到的是:1.希望行业系统中主导的培训项目能够控制培训价格,合理定价;2. 希望行业中已经有一定经验的咨询师能够为新人提供低价的自我体验和督导服务,让他们能够在职业生涯前期顺利成长。
这样的倡议同时也代表了咨询行业的价值与伦理观。不追求暴利,同行彼此支持,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的“小三劝退师”,其实是近来经由媒体炒作出现的新名词,与心理咨询行业并无联系。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不同,小三劝退师这样的职业本身就明显违背了咨询师的基本职业伦理,它完全以自身经济利益为出发点,而咨询师则以来访者利益为出发点。
网络咨询尽管打破了空间的界限,但它只有在稳固的咨询关系下才能有效进行。网络咨询在来访者的神经症问题和咨询师自我体验方面效果比较显著。但总的来说,面询效果始终是更好的。网络咨询应该有它独特的咨询伦理,这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
网络平台讨论个案,咨询师最基本地要做到对来访者隐私的屏蔽,避免透露真实的个人信息,以及有可能泄露其真实身份的信息。但是,理论上即使可以做到,实际上也往往会有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所以,咨询师在网络平台去讨论真实个案仍然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
六、写在最后:面对困境,勿忘初心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开始有许多商业投资想要进入心理咨询市场。这对于促进行业发展固然是好事,但前提是一定要恪守伦理,不能够赚急钱快钱。社会已经够浮躁了,心理咨询职业就是为了帮助社会沉静下来,回归到人的自然本质和平静的幸福状态而存在的。所以,越是困境,越是机遇,咨询师越要坚守职业伦理,不忘助人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