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巨星陨落。
昨日,注定被世人铭记。
今日,全世界乐迷心碎,哀伤,遗憾,痛心。
众多哀悼里,最扎心的一条是:「攒够了演唱会内场票的钱,却无法再见到你。」寥寥几字,完美诠释出这位美国乐队主唱对于乐迷的重大意义。
这一刻,对查斯特而言,是一个音乐人至高无上的荣耀。
当他离开人世,世人是冷漠还是流泪,这就是人格留下的痕迹。
7月20日早上9点,美国知名乐队林肯公园(Linkin Park)主唱查斯特•贝宁顿(Chester Bennington)被发现在洛杉矶家中自杀身亡,年仅41岁。
当天,林肯公园刚刚发布了新单曲《Talking To Myself》的MV;随后,林肯公园另一位主唱麦克•信田(Mike Shinoda)证实了查斯特已经离世的消息。
今年5月,林肯公园刚刚发行了新专辑「多一缕曙光」《One More Light》,同名主题曲正是查斯特献给克里斯•康奈尔(自杀过世的Soundgarden主唱)的歌曲。然而今天,查斯特自己也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查斯特与康奈尔是相知多年的好友及音乐伙伴,二人经常一起演出,曾共同演唱康奈尔写下的名曲《Hunger Strike》,康奈尔也回敬一曲林肯公园的《Crawling》。
昨日,既是查斯特自杀之日,也正好是康奈尔的生日。
康奈尔在底特律演唱会自杀后,查斯特曾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一封致好友的悼文:
「你有很多地方激发了我的灵感,我无法想象没有你的世界。我为你祷告,希望你能在来世找到平静。感谢你让我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
查斯特和康奈尔是彼此的精神支柱:他们都是摇滚乐队的主唱,都与毒品和酒精斗争多年,都有不算美满的婚姻。查斯特常常想过轻生,有过两次自杀的经历,而康奈尔患有很严重的抑郁症,他们都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反复挣扎。
在康奈尔的葬礼上,查斯特献唱圣歌《哈雷路亚》,送完好友最后一程。这位灵魂伴侣的离世,使得查斯特失去了最后的心理依靠。
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加缪曾经说过:自杀是唯一值得严肃思考的哲学问题。查斯特的自杀,与他的成长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7岁时,他曾遭受过一位年长男性的性虐待,由于害怕寻求帮助,这种虐待一直持续到13岁。这种虐待和家庭处境,使他感到了杀戮和逃跑的冲动,为了安慰自己,他画画,写诗,作曲。后来,他向父亲透露了施虐者的身份,但当他意识到施虐者也是一名受害者时,他决定不继续追究。
11岁那年,查斯特的父母选择离婚,父亲获得监护权。自此以后,查斯特便开始滥用大麻,鸦片等毒品。17岁,他搬到母亲那里,母亲发现他沾染毒品后,将他禁足在家。
开启职业音乐生涯之前,查斯特曾在汉堡王打工,高中时期他也曾被人欺负。在一次采访中,他说:「我在学校就像一个布娃娃一样被打翻了,因为我骨瘦如柴,看起来与众不同。」
长达6年的持续性侵!
我们无法想象,在那6年期间,年幼的查斯特经历了怎样的心理浩劫:害怕、恐惧、愤怒、反抗、无助、黑暗、颤抖、不安、嘶吼......
所有心理体验,都化成抹不去的心理背景,在黑暗中支配着他。
他完全有法律上和道德上的理由,将施暴者绳之以法,为自己讨回公道。但他没有这样做,得知施暴者同为受害者,他选择原谅对方。
原谅不是懦弱,而是他对这个世界的善意和怜悯。
我在上一篇《恋童癖》的文章里分析过,年幼的孩子遭遇性侵,成年后会出现两极分化。
A.如果他内心善良,道德感强,他将不忍心去报复这个世界,为了发泄被压抑住的情绪,他们只能对自己狠。无法向别人施暴,就会把暴力施向自己。轻则抑郁、患上精神病症,重则以自杀的极端方式,来维护心理生存。
B.如果他对世界没有善意,被性侵致使他对这个世界产生恨意,那么为了报复这个世界和社会,他们自己又会变成下一个施暴者,利用手中掌握的社会资源去疯狂报复世界,形成恶性旋涡。
查斯特无疑是前者。
长达6年的性侵,父母离异,在学校被人欺负,这些遭遇都在他心理上烙下了一辈子抹不去的阴影,都会产生破坏性。这种破坏性威胁到他的心理生存,为了维护心理生存,他必须寻求解脱。
他经历了一个「受挫——压抑——心理能量累积——杀伤心理结构」的心理逻辑,当压抑的心理能量达到心理结构承受之极限,而又无法以破坏性的方式对外宣泄心理能量时,自杀,成了解脱的极端方式。
查斯特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恰恰是为了在心理上解脱,获得心理生存。
查斯特的自杀,震惊了中国和世界,成为一个时代结束的标志。直到今天,我们依旧在探寻,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我们的人格应该如何安置的命题。
这个世界,不乏善良的人。
6月22日凌晨,杭州一家住户被保姆纵火,一时间火光冲天。当救护人员紧急赶往现场后,解救出了4名伤员,分别是1名成年女性和3名儿童。而令人痛心地是,医生们最终没能将4名无辜的伤员拯救,4条生命就这样彻底离开了人世,最小的孩子年仅6岁。
事情发酵了一个多月,遇难者家属、男雇主林生斌在遭到「天价索赔」的质疑后,在接受采访时作出回应。他否认提出「一个孩子一亿」赔偿方案的网络传闻,称「怎么可能提这个要求,我的妻儿是无价的」,「四个******的人走了,我一个人要什么钱呢?」
7月12日,他在微博表示,决定联合朋友发起设立公益基金,致力于提升中国高层住宅防火减灾水平,促进家政业完善保姆甄选管理机制等。
事情发生后,林生斌每日以泪洗面,睡前都要在手机上回看妻子与孩子们的视频,深深的思念之痛谁人知晓?他也有悲痛溢于文字的悼念,但没有打悲情牌厉声控诉,而是不卑不亢、克制表达,哪怕谣诼当前,也未怒形于色。
有网友说,林生斌是少有的体面人。就目前看,他当得起这样的荣褒。「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许多人奉若箴言却未曾做到的,他做到了。设立高层住宅防灾基金会,从个体际遇照见公共隐患痼疾,这种善良,彰显出其人格厚度。
善良是一种人格担当,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教养。善良,是人格结构中所蕴藏的一种最柔软,但却最有力量的品质。
善良作为一种人格担当,最终体现在一个人的行动上。查斯特对性侵者报以宽容,致使他最终以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去维系内心关于「善」的信仰。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心里在想什么,敬畏什么,都体现在行动上。
人格的厚度,决定了一个人做什么样的事。在这样的人格感召下,这个冷冰冰的世界才让我们感到唯一一丝暖意。
或许,我们这个世界配不上他们的宽宏与善良。
但这不公平!
凭什么被毁灭的,永远是善良的弱小者?
难道一个善良的人,他不忍心伤害这个世界,就只能被这个世界伤害?
我们都是渺小的人类,不仅要对抗世界的操蛋,还要学会与自己的内心去和解。稍有不慎,心理崩塌,信念碎了,生死之念不过一秒。
查斯特的自杀,是在心理的无意识中发生的,这种心理逻辑如果发生在有意识层面,则不会产生这样的悲剧。
如果查斯特知道支配自己行为的心理秘密,他就可以跳出那个吞没他的心理旋涡,可以冷静地审视它,在世界面前也就具备了心理优势,没有什么能打垮自己。把无意识变成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拯救一个人。
而伤痕累累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自救。
斯人已逝,但我们还要坚强地活下去。
舞台上的他,将自己的心理劫难咬碎吞下,用声嘶力竭、振聋发聩的灵魂之声,鼓舞着一代人的青春,给我们带来慰藉。
面对自己,心理劫难或许使他无法承受命运之重;面对世界,他却许下英雄主义之梦,用歌声治愈世间脆弱心灵。
他的善良与道德感,让他不忍心报复这个伤害过他的世界,最终选择将暴力施向自己。这是一个悲剧,更是他对世界最后的人格担当。
担当不是凭空而降,担当是他切身遭遇伤害后,对世界的怜悯。担当是一群人内心被他的人格之光照耀,自己也化为一束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