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是有可能的;即使外在的改变有限,内在的改变仍是可能的。
◎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竭尽所能而为的。
◎我们都拥有内在资源以成功地应对和成长。
◎我们有许多选择,特别是面对压力作出适当反应,而不是对情况作出实时反应。
◎治疗需把重点放在健康与各种可能性上,而不是病态上。
◎「希望」是「改变」的一大重要成份。
◎人们因「相似」而联结,因「差异」而成长。
◎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为自己作出选择。
◎我们是同一生命力的展现。
◎大部份人倾向于选择其所熟悉的,而非舒适自在,特别是在承受压力之际。
◎「问题」不是问题,如何「应对问题」才是问题。
◎「感受」是属于我们的;我们拥有它们。
◎人性本善。想与我们的自我价值感联结并予以实现,就必须去发掘自身的内在宝藏。
◎父母往往重复他们成长过程中所熟悉的模式,即使知道这些模式是功能不良的。
◎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已发生的事件,只能改变该事件对我们的影响。
◎欣赏并接纳过去,可以增加我们管理现在的能力。
◎在迈向统整的目标之一是:接纳父母也是人,并且在人的层次上,而非只是在角色的层次上与他们交会。
◎「应对方式」是我们的自我价值层次的展现;我们的自我价值愈高,应对方式就愈统整。
◎人类的过程是普遍性的,因此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文化和环境。
◎「过程」是「改变」的途径;「内容」(content)形成了使改变可于其中发生的「情境」(context)。
◎「一致性」与「高自我价值感」是萨提尔模式的主要目标。
◎健康的人际关系建立在平等的价值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