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立:中国式父亲的爱与哀愁
2012年1月30日晚,青年演员张默因吸毒被北京顺义警方抓获。8年前因暴打女友被中戏开除的他“一举成名”,如今再一次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众所周知,让这个年轻人一有事儿就被过度消费和关注的原因只有一个—他的父亲是张国立……
2012年2月1日凌晨,张国立发表“致歉声明”:
我的儿子张默因吸食大麻违反了国家法律被北京警方拘留。我对北京警方的行为表示坚决支持!作为一个父亲,我对此感到深深的痛心和愧疚。我代表我自己和我的儿子,对他的行为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示深深的歉意!我一定会监督张默痛改前非、远离毒品,我会和张默在未来的日子里一起弥补!我也恳求公众和媒体能够宽容待他,给一个迷途中的年轻人改过自新的机会,请理解一个父亲的心情,也请原谅一个儿子的错误。” 即将而立之年的儿子吸毒被拘,57岁的父亲站出来,以儿子代言人的身份向大众道歉、求情并信誓旦旦。拳拳爱子之心苍天可鉴的同时,张国立无意中也因为儿子的吸毒事件,为自己的“慈父”形象加了分。
专家点评: 胡慎之(广州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关系心理学家,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心理专家。)
一个30岁的青春期孩子和他“32岁”的父亲
张国立的“致歉声明”,在我看来并没有展现出一个伟大无私的父亲形象,相反却体现了一个中国式父亲的自私自利。而张国立之所以这么做的深层原因,是因为他内心深处的“愧疚”。张国立这种愧疚感还停留在他跟前妻罗春秀离婚的1987年。那年,张国立32岁,张默5岁。5岁的孩子打人了、吸毒了,父亲当然得******时间站出来道歉、赎罪和善后。但张默都30岁了,是能够承担和负责的独立个体了,张国立依然还以一个刚离婚的父亲的心态来为他承担,这显然不明智。
一般的中国式父亲,觉得自己亏欠孩子后,会通过两种方式弥补:一是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从而消除愧疚;二是希望孩子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这种父亲会有这样的心理:“我没有照料、养育孩子,他却成了我想要的样子。这证明我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父亲。”张国立属于第二种。
问题是:孩子幼年最需要父爱时,父亲缺席;当孩子长大了,父亲又来过度关怀,立规矩管教,怎么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听你的话?而且,在儿子眼中,父亲光芒万丈而自己却很卑微。父亲过于强大,孩子就会有挫败感;父亲过于袒护,孩子就长不大。
张国立******的问题在于:该管的时候没管,不该管的时候,又伸手太多。张国立曾说过,对待张默实行“三不”政策:不评价、不干涉、不过问.其实应该把“不过问”改成“不道歉”。在儿子犯错时,父亲不评价、不干涉、不道歉,让他自己去评价、体会和道歉。让儿子彻底单飞,不再做个事无巨细的“奶爸”是张国立的当务之急。张默自己去闯荡、受伤和领会,当他独自经历了一些事儿后就会真正长大,只有那时,他才会读懂自己的父亲。而张国立再适当地给予一些长辈的参考意见、看法建议,张默肯定会虚心接受。
本文选自:中国心理咨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