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每个学校,小到每个班级都会存在一些“特殊学生”(贫困生、留守生、单亲生、残疾生、学困生),他们因某一方面的缺失,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呵护。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对这些特殊的学生采取因人制宜的特殊方式方法,这一群“特殊生”就很容易掉队、落伍,一个班级学生不能均衡发展,整个教育的均衡发展无从谈起。
令人欣慰的是,有的学校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建立档案资料。要求教师通过组织家访、座谈、调查等,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并建立特殊学生家庭档案,同时做好新、老班主任的衔接工作。有的学校设置心理咨询室,深入研究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心理疏导。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增设心理缓冲渠道,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的要求班级对“特殊生”采取“倾斜教育”。班主任、任课教师增强服务意识,实行“五个多”,即时间上多投入、情感上多投资、学法上多指导、生活上多关照、精神上多鼓励等,让他们时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有的地方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动员全校师生,帮助特殊家庭学生度过难关,为“特殊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当然,对“特殊生”的教育各地各校还存在差异,同时单靠学校教育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需要社会各界、政府各部门的关注、重视和支持。但愿所有的由于社会、家庭等原因而形成的这群“特殊生”,在“均衡发展”的阳光普照下,他们的人生缺失能得到弥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