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连云港心安草心理咨询中心!
家长教育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家长教育
中国妈妈的痛与怕
新闻来源:    点击数:1589    更新时间:2015-5-10    收藏此页

人人想要一个完美妈妈

看友邻Daisy写的专栏《必须完美的妈妈,和必须完美的弱者》中讲到大家看《爸爸去哪儿》,只要看到爸爸为孩子做一点事情,稍费一点心,都很容易得到很好的正面反馈,被认为是个好爸爸。而当妈妈的可就没有那么走运了。社会对妈妈的要求则完全不是同样的标准。类似的亲子娱乐节目,一个离婚独自带着孩子的妈妈要接受一群以孩子组成的陪审团的打分检阅,被各种质问,“你为什么不多陪陪你的孩子?你想过孩子会留心理阴影吗?我妈妈也是离婚了,为什么她就能整天陪着我?此类等等,这位可怜的母亲不得不一一解释自己为什么要上班,上班时间如何,忙碌程度如何,主持人也帮了几句腔,但依然压不住孩子们的讨伐之心,最后一个孩子问道:你为什么要离婚?你这个离婚就是错的!你不离婚不就没事儿了么?离婚后你为什么要出去干这份很忙的工作?你不能找份月薪几百万又不干活儿的工作,就有时间陪孩子了么?”这些孩子的提问表达了他们内在的需求——要一个完美的妈妈,一个全知全能,能化解自己所有生活难题的妈妈,一个能够满足自己所有需求的妈妈。

我自己常发广播,说一个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的母亲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一个强势凶悍,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有些网友说我黑母亲,对母亲的要求很高,也不看看这个母亲为什么情绪不稳定,为什么强势,极可能她们自己也遭受了很多的童年创伤,极可能她们的丈夫软弱无能,婚姻生活令她无望。我承认网友说的大多是对的,但我并不是黑妈妈,因为妈妈对一个孩子的影响确实是非常巨大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我们每一个人一出生时都渴望有一个完美的妈妈,得到妈妈的爱,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与妈妈有一个情感上的链接,然后在这样的爱中逐渐成长,学习探索自己和世界,最后渐渐地离开妈妈,身体和心理上都与妈妈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过自己独立的生活。但是,我发现我身边无数成年的男男女女其实还在不停地找妈,还在寻找和渴望一个完美的妈妈。

中国人为什么要找妈妈,为什么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却一直无法放下对完美妈妈的要求和期待?因为中国人缺爱,在爱上不满足,我们的内心充满爱的匮乏、不安和绝望。那什么叫爱呢?

心理学上的爱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那样我给你吃,给你穿,照顾好你一日三餐,让你不生病,能够健康的成长就是爱。单单这样的爱是不够的。0岁—2岁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育安全感。在个体刚出生的一年中,十分弱小,孤立无援,几乎完全依赖成人的照顾。通常婴儿的主要照看者是母亲。如果在这一时期母亲能够恰到好处地满足幼儿的需要,让孩子感觉慈爱温暖,幼儿觉得自己有所依赖,不必担心母亲会离开自己,失去照顾,他就会形成埃里克森所说的“基本信任感”。很多人没有安全感的原因就是婴幼儿时期没有形成“基本信任感”。

那怎样叫“恰到好处地满足幼儿的需要”呢?我饿了,妈妈的乳房就过来喂我。我尿湿了,妈妈马上就给我换尿布。我一笑,妈妈也跟着我一起笑。我把小手伸向妈妈,去握她的手,妈妈也把她的手伸向我,来握我的手。在这个母婴共同体阶段(0-6个月),孩子的感觉是:我和妈妈是一体的,我和妈妈是一个人。妈妈是婴儿的镜子,孩子从妈妈的眼睛里看见自己的存在,孩子被真正看见了——妈妈看见他生理、情感上的需要并且及时满足,带着爱的呼应。孩子与妈妈就有一种情感的链接和互动,一种关系呼应与映照。妈妈充满爱和关注地看着我,我就觉得我存在,并且我的存在是充满价值的。这就是客体关系理论代表人物温尼科特所提的“足够好的母亲”(good-enough mother)。“足够好母亲”是指:在婴儿出生后数周内处于一种“原始母性专注”的心理状态,母亲越来越淡化自己的主体性、个人兴趣和生活节奏等,越来越关注婴儿的活动,这是一种高度敏感的状态,能适应婴儿的愿望和需要。这种原始母性专注为婴儿塑造了主观全能感和持续存在感。有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孩子就不容易有爱的匮乏感。反之,如果在这个母婴共同体阶段,婴儿和妈妈老不在一起,妈妈经常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亲子关系非常不稳固,那对孩子的影响就很大,爱的匮乏感便很严重。一个人如果内心充满爱的匮乏感,如果没有获得疗愈,那无论他长到多大都在找妈妈的爱。

除了母婴关系出了问题,中国人一心寻找完美妈妈还与人格中的无能、无责任感、不独立、依赖感有关。

我遇到不少年轻人给我写信,抱怨父母没有帮助自己找到一份好工作,抱怨父母没有给自己买房,不帮自己还房贷,以及抱怨父母不帮助自己养孩子。在他们的逻辑里,父母就是应该为自己找工作、买房、养孩子的,如果父母不这样做他们就不是好父母,对自己不够好。他们无视父母的衰老,自己也早已成年这一现实,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父母不死,付出就不止。他们一方面高喊着要自由,另一方面却又不愿意为这个自由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肯独立过自己的生活,寄生在父母身上。如果这时父母限制他们的自由选择,比如恋爱的自由,消费的自由,他们会又委屈又愤怒。可是,不独立,不愿意承担责任,你怎么能够享有真正的自由呢?不过,这一问题的责任还在父母的教育。

心理学上强调,孩子2岁之前是怎么爱都不过分。2岁之后则要注重培养孩子自主与独立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逐渐长大,一个“足够好母亲”应该逐渐减少关注,给孩子空间让其学会根据自己逐渐增长的能力来应付失败和挫折。母亲在被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同样关键的是,母亲在不被需要的时候,适时退开,逐渐减少婴儿对母亲的依赖。即孩子越小的时候越要重视亲子关系,越大越应该放手给他自由。可是我们中国人的问题是正相反,该给孩子爱的时候不给,不该给的时候又拼命给。在他脆弱幼小的时候对他忽视,他越长大反而看得越紧。就像《赵氏孤儿》中的父亲,孩子都长到十几岁了,当父亲的葛优还寸步都不离开孩子。我们的亲子教育中始终没有处理好爱与自由的关系。

有的孩子成长过程中,事事都由父母包办,长到十五六岁既不会自己洗衣服,也无法自己独自上下学,完全处理不好与身边同学、老师的人际关系,很多事情都无法自己做决定。因为父母太过溺爱,让孩子太过依赖父母,没有发展出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孩子带着这样的无能,和无能产生的自卑以及对父母的依赖走向社会,渴望有个完美的爸妈来爱自己,帮自己搞定一切麻烦。他们希望父母能够照顾自己一辈子,能够让自己依靠一辈子。如果父母不行,就找个妻子/丈夫照顾自己一辈子。所以,当你问他们的择偶标准时,常常得到答案是一个“好妈妈”的标准——温柔体贴,时刻关注我的感受,一辈子给我无私的爱和照顾,无论发生什么都对我不离不弃。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说,“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都是在找妈妈。男人找老婆就是在找妈,只要一个女人给他温暖的感觉,让他放低戒备,觉得自己像小孩儿,那他就一定被收服了。女人同样也是如此,她们渴望宽厚无私的爱和照料。无论是萝莉找大叔,还是通常婚恋标准中让女人放心的忠厚男人,其实都是“妈妈”——一个被阉割的、具有母性的男人。”我很赞同他的观点。现在流行的“暖男”,在我看来,也还是满足无数女性心理那个完美“妈妈”的需要,希望得到一个能给出“妈妈”那样爱的丈夫。

带着婴儿期的不安与爱的匮乏,也带着青春期的无能、依赖和不独立,我们更加渴望有个完美妈妈,全能的妈妈来照顾我们,爱我们,满足我们的需求,承担我们人生的诸多难题。这是大多数中国人想要完美妈妈的两大心理原因。


破除完美妈妈的幻想,看见妈妈是个普通人,我们的内心才开始独立与成长

说回母婴关系,如果说中国人普遍缺爱,一直期待有个完美妈妈来爱我,是因为我们的母婴关系普遍出了问题。那为什么会出问题呢?我们的妈妈为什么没有办法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这个问题必然会牵涉到更深的文化与社会问题。是在中国几千年重男轻女,男女不平等的观念下,妈妈们的潜意识中都含有不安与恐惧的因子?是受传宗接代思想的毒害,婆婆和丈夫只把女人当生育的工具,对妈妈轻视,尤其生的是女儿时遭到忽视甚至虐待?是孩子一生下来就被婆婆从妈妈身边抢走,不让妈妈照顾孩子?是国家针对女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女性生产之后没有得到足够的产假?是一位新生儿的母亲又要工作又要忙家务没时间好好照顾孩子?是丈夫对她不够好,不关心她,甚至虐待她,没有给她养育孩子需要的安全环境?还是父母们为了生存都进城工作,孩子一生下来就留在农村,让老人抚养……?

有趣的是我们中国人有一个浆糊逻辑,这些问题统统看不见也不去面对和解决,就会质问女性:你为什么不能当一个完美的妈妈,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就像前段时间讨论的哺乳期女性当众喂奶问题,被很多人指责是没有羞耻心和道德感。提的建议多是让妈妈拼命找厕所,在厕所里忍住恶臭哺乳,带瓶奶粉出来,带件大衣服挡着诸如此类的,却不看看中国妈妈面临的多么艰难的处境,内心和外部环境都面临着无数的创伤、压力与不公。内部的创伤和压力有:自己小时候母婴关系不良导致的缺爱、无安全感;也有重男轻女思想下产生的自卑与无价值感。外部的压力与不公有:男女不平等下对妈妈的双重标准,职业女人常常被问到你怎么兼顾事业和家庭,男性就从来不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社会体系缺乏保障,单亲妈妈养育孩子无法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产后抑郁的妇女得不到社会提供的心理辅导和帮助,全职太太离婚后没有赡养费,中国的公共场所缺乏哺乳室……

这是中国人大多数时候在面对有关女性问题所采取的态度,不去看到身为弱者的女性所处的环境,也不去帮助和支持弱者,而是指责弱者,将所有的责任和问题推卸到弱者的身上。即弱者遭受到的困境都是弱者自己的错。如果将整个中国社会看成一个人,那他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些任性的小孩一样,怪妈妈为什么不够完美。

有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日本电影叫《爱犬的奇迹》,故事的主角是一条名叫玛丽的母狗和一个叫彩的小女孩。小女孩对自己的母亲没有记忆,因为她的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因病过世了。她常常在夜晚,让哥哥亮太给自己念母亲写的信,然后让哥哥描述母亲的样子、声音。发生地震那天,彩和腿脚不便的爷爷以及玛丽和三条幼犬在家里。彩和爷爷被压在了橱柜下面不能动弹,是玛丽一直在刨废墟,一直在拉扯爷爷的衣袖,最后还找来救援人员,才将爷孙两人一起救下。整个村子的房屋都坍塌了,彩和爷爷以及村民们全部乘直升机撤离,因无法带上玛丽和她的孩子,她们被迫留守在地震灾区,彩坐在直升机里哭得伤心欲绝。

在临时避难所里,彩和哥哥一直牵挂着玛丽,不想让玛丽像自己的妈妈那样死去,两个小孩重返山村去救玛丽,但是因为环境恶劣没有成功,彩在路上还发起了高烧。两兄妹被爸爸带回,好心的村民安慰彩:相信玛丽能坚强的活下去,因为玛丽是一个妈妈。于是,彩抱着这样的信念耐心等待着。玛丽独自留在了空无一人的废墟村子里,在食物,饮水匮乏的情况下,并且环境恶劣,不断面临着余震和暴雨的侵袭,她努力照顾新生的三只幼犬。最后,等到彩一家人再次乘直升机回来,将其带离地震灾区。

这部感人的电影除了讲述宠物对主人的忠诚,另一个主题便是:母亲/母爱的坚强和伟大。小女孩彩和狗妈妈玛丽之间的情感互动疗愈了她在幼儿期便丧失母亲的这一内心创伤。这不是我想讲的重点,我想讲的重点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是把母亲或者母爱神化、理想化、完美化。连狗妈妈也是如此。电影里面用了很多镜头讲述玛丽是如何伟大,如何坚强勇敢,如何自我牺牲——在冰箱里寻找食物,将食物留给孩子,自己却忍受着饥饿;从废墟下扯出被子给孩子做一个临时的窝;在大雨里,在摇摇欲坠的屋檐下守护安睡的孩子;过桥时,遇到桥面坍塌,孩子落水,奋力挣扎去救孩子……影片中有个认知:因为玛丽是一个妈妈,所以她能坚强的活下去,也因为她是一个妈妈,所以她能保护好她的三个幼儿。其实这是人类集体对妈妈要求的一个体现。你是母亲你就必须尽心尽力照顾你的孩子,为了孩子牺牲自己,为了孩子付出一切,不管你的处境多么艰难你都要表现得很完美,很伟大。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禁思考要是在地震灾区,玛丽没有把自己的三个幼犬保护好,有一只死了,或者三只都死了人们会说些什么?因为我看到在不少中国家庭中,如果孩子生个小病,比如肺炎、感冒发烧什么的,丈夫和婆婆常常会把责任推到妈妈身上,责怪妈妈没有把孩子照顾好。总之,看完电影之后,我非常担心自己以后不能胜任妈妈的角色,因为社会对妈妈的要求实在太高了,社会对好妈妈的衡量标准是如此苛刻,让人难以企及。

最近每周我都会追两集韩剧《没关系,是爱情啊》,这是一部讲“大家都有病“的心理医学剧。女主角池海秀是个精神科医生,因为在小的时候看到母亲和一个不是自己爸爸的男人接吻而遭受创伤,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使她患有人际交往洁癖症和焦虑症。焦虑症主要表现在性上,一跟人接吻就想起妈妈和别人接吻的画面,焦虑得全身紧张,头晕,汗流浃背,她和别人谈恋爱都要尽量避免身体接触。前男友崔浩跟她好了300天都没和她成功上床,于是出轨了!虽然她一直在自我疗愈,但是三十岁的她还是因有严重的性心理障碍,没有办法顺利恋爱结婚。她的母亲虽然很关心也很担忧自己女儿未来的婚姻幸福,但是母女关系一直非常紧张,两个人在一起没说几句话就要大声争吵起来,池海秀心中一直怀有对母亲的不理解和怨恨。

直到女主角重新获得一份爱情,并且成功与心爱的男人睡了之后,在自己的焦虑症有所缓解的情况下,她才开始理解母亲。医院里的前辈问她接吻的时候是否有再次想起母亲,她哭着说:“笑着跟金社长接吻的妈妈,以前觉得那个很肮脏,讨厌,难看的妈妈的脸,那天却觉得很好看。跟全身瘫痪,智商只有三四岁的丈夫,在贫困的家庭里,养育两个女儿,我又很自私地要考医大,对那样的妈妈,只有金社长是她唯一的安慰,想到我妈妈该有多孤单。”

看到这里的时候,深受触动的我想起自己和母亲的关系。我的母亲一生都在为家庭操劳和付出,但是她深受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偏爱我的哥哥,同时她又自卑软弱,凡是我父亲和哥哥提出的要求,即便不合理,她都无条件顺从和接受。记得去年的除夕,母亲烧好一大桌菜,大家都准备开始吃年夜饭。父亲忽然问,他买了一袋虾怎么没煮,今天不煮了,冰冻起来就不好吃了。于是让母亲下桌去烧虾。其实我们的年夜菜已经非常丰富了,吃几顿都吃不完,何必再去烧一盘虾呢?冰冻起来好啦。但是母亲却放下碗筷去煮一盘虾,而其他的人都坐在桌子上吃饭。作为一个追求男女平等的职业女性,我对母亲的软弱与无能气愤难忍,又碍于除夕夜一家团圆,没有发作,只是自己起身去帮母亲烧菜,但我又恨这样做的自己。

几个月前,母亲打电话来和我诉苦,因为她独自帮哥哥带年幼的孩子,天天睡不了一个整觉,辛苦劳累不说,不仅得不到哥嫂关怀和爱戴,还被他们嫌没将孩子带好,我在电话里告诉她,你有你的自由,带孙子又不是你的人生责任,可以对哥嫂说你们有本事自己带,再啰嗦我就不带。做人有的时候要强硬一点。现在想来,这番话还真是可笑。因为我完全没有理解母亲这个人。我母亲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大家庭里,童年和少女时期都生活在贫困、饥饿与不安的历史环境中。初中没毕业就出来打工,后来远嫁他乡,又遇到一个厉害的婆婆,受够了婆婆的欺辱。作为一个农村劳动妇女,她没有自己的职业,全部的人生希望只能寄托在丈夫和孩子身上,受重男轻女思考的影响,偏心儿子,也担心自己老了儿子不肯赡养自己,所以趁着自己还干得动,不停地为儿子付出,希望什么保障都没有的晚年能有一点依靠。这样的母亲内心该有多少的不安、恐惧、痛苦和无可奈何啊!

在我心中有一个完美妈妈的形象:受过高等教育,对子女关爱民主且一视同仁,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独立、坚强、自由、自信……然后我用自己幻想和期待中的完美妈妈去衡量现实里这个真实的妈妈,她不符合我对完美妈妈的要求,不符合我内心对妈妈的理想,我就失望、痛苦和怨恨,殊不知这样做是多么自私且不公,完全没有看到她是妈妈,同时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虽然她偏心,给我的爱没有给哥哥的多,但她供我上了大学,尊重我的全部意愿和个人选择,她已经尽了自己******的努力来爱我。

我对母亲的理解是随着自己的成熟一点点多起来的,而今虽然谈不上完全理解,但是我知道自己已经破除了之前的对她的诸多完美的期待和幻想,更愿意把她看成一个与我以及和所有其他人一样平凡真实的普通人,她有人之为人的困境、局限与痛苦。正是因为破除了对完美母亲的幻想,开始理解了母亲,我的内心才开始获得疗愈,内心才真正开始与母亲分离,成为更独立的我自己。

在《没关系,是爱情啊》中,听到海秀哭着讲出对母亲的理解,她的前辈说:“一直让你不能呼吸,妈妈得像个妈妈的这一大成见被打破了呀。有人说过,世上最暴力的语言是像个男人,像个女人,像个妈妈,像个医生,像个学生这样的话。就觉得人生在世吧,大家都是头一遭,都会生疏、笨拙、不安,所以也会觉得蛮可怜的,所以犯点错也都是可以的。”

中国妈妈所处的外部环境非常苛刻,不仅不可以犯错,还必须完美。你身为一个妈妈,若把孩子带好那是应该的,带不好那就是你的问题。如果你做全职主妇不工作不接触社会,家庭破裂了也是你的错。如果你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又会有人说你绑架了孩子,失去了自己,尤其是孩子还出问题时,那你就更惨了。如果你忙于事业,想更好地发展自己又会被指责忽略家庭。所以,在中国当妈妈真是非常艰难,你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具备三头六臂,还得小心翼翼应对外界各种各样评判的声音。

如果中国的男性不能给女性更多的爱、理解与尊重,我们的社会环境不能给女性更多的关爱、公平和社会保障,中国人内心安全感的匮乏,爱的匮乏就会一代代恶性循环下去。要打破这一循环先要打破我们每一个人内心对完美妈妈的要求和期待,要让我们的内心与人格更独立,允许妈妈的不完美,开始去理解并接纳妈妈的不完美。而我们的外部环境,社会价值观也要打破对完美妈妈的这一个成见,先给妈妈们松绑,让她们能够更放松地做她们自己,然后给她更多的社会支持和保障,让她们能够安心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因为她们首先是个普通人,其次才是妈妈。她们有了安全感,有了爱,我们的下一代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有爱。而这一切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离不开我们的社会为女性提供更多的保障、支持与关爱。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父母抑郁对孩子的影响   下一篇:家长如何用催眠性的语言与孩子在潜意识层面沟通?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返回
服务电话:0518-85603105,15312133705 邮  箱: 529357153@qq.com
公司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通灌北路(******人民医院向北20米路西)东新绿苑A5-405、406室
版权所有©连云港心安草心理咨询机构  |信通网络- 连云港网络公司 技术支持  网站管理
同盟站点:连云港心理咨询 连云港心理  连云港心理咨询 连云港心理 连云港心理咨询 连云港心理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2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