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在家里经常捣乱,我们可以肯定,孩子还有他们的另一面,用爱去做的一面。
伯特·海灵格曾经在一个教养院为问题女孩和她们的父母办过一个讲座。在所有的家庭排列中都出现了同样的愿望:“亲爱的妈妈/亲爱的爸爸,宁愿离去的是我而不是你。”无论是教养员还是父母,原来谁也没有发现孩子对父母的爱是如此之深。当这一切真相大白之后,教养员、心理医生和孩子的父母们才明白,为什么这些女孩会有问题。其中有个女孩吸毒成瘾并企图跳楼自杀。在家庭系统排列中发现,原来她的父亲想寻短见。父亲想追随自己死去的父亲而去。孩子在内心深处对父亲说:“宁愿死的是我而不是你。”
解决办法:应该告诉女儿,她的痛苦解除不了父亲的痛苦,只能使情况变得更糟。女儿可以说:“亲爱的爸爸,请留下吧,如果我也留下,请为我祝福。”
一些其他的基本因素对孩子的教育同样很重要。在每个家庭中丈夫或妻子都带有一些来自父母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自然是有差异的。孩子会遵循和认可那些父亲或者母亲的价值观,或者是他们自己认为是重要的价值观。
例如,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倡导的是她的价值观,孩子尽管表面上服从母亲,但背地里遵循的却是父亲的价值观。孩子表面上做着母亲要求去做的事情,但背地里却做着母亲不让做的事情。孩子出于爱心想让父母双方都满意。这是一种下意识的思想。我们也可以把这视为他们与处于劣势的父母一方站在一边。
比如说,如果一个离婚母亲对她的女儿说:“别像你父亲一样!他是个废物,一个最不道德的人!”孩子便与父亲站在了同一边。她会变得越来越像她的父亲。而如果母亲说:“你可以学我,也可以学你父亲。”那么孩子就可以不去学父亲的缺陷。如果父母能密切注意他们的孩子,他们就能发现,孩子究竟爱他们什么,程度如何。
把那些父母在向对方表示尊重和爱的时候获得成功的东西用在孩子身上同样会有效果。把那些父母用在对方身上并不成功的东西用在孩子身上同样也不会灵验。那些伤害夫妻双方的东西也会伤害到孩子。
由此得出解决办法:父母通过相互尊重达到对孩子的尊重。另外,父母双方可以统一到一个新的、代表双方价值观的价值体系上来。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新的价值体系。如果父母统一了思想,孩子也就知道了自己该干什么,他们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并愿意遵循父母的意愿。如果母亲对孩子的期望总是与父亲的不同,孩子必然会感到无所适从。
还有一个建议是有关父母行为的。如果父母有了过失该怎么办?为了继续维护父母的威信,父母不应请求孩子原谅。如果父母确实做错了什么,他们可以对孩子说一声:“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