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内网购领域刮起了团购风,团购网站纷纷上线。团购的基本模式是限时促销,在限制时间(如一天内)给予折扣价格。除了团购网站以外,实际上限时促销已经成为购物网站常见的销售方式,而“秒杀”、“抢拍”更是目前网络购物商家惯用的方法。
限时销售、秒杀、抢拍,是商家利用了用户的非理性的心理,来达到扩大产品销量、提高商家知名度的目的。一般而言,消费者可能因为团购、秒杀、抢拍的广告宣传而突击购买非所需要的商品,因此这类活动常常被认为带有消费者非理性行为的特点,与贪图便宜、从众心理密切相关。同时,秒杀、抢拍的机制是在人数众多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去抢购免费或者大额折扣商品,实属“小概率事件”,但仍有众多用户参与,这种消费心理可以称为“过分自信”。
过分自信在人们的生活中是经常出现的现象。如国外的研究者Lichtenstein等人实验发现当人们说他们对自己答案的正确性有70%的信心时,其实他们的正确率比60%还要低;当他们说有90%的信心时,其正确率大概只有75%。另外一项研究也显示了这样的现象,有82%的创业者认为自己的企业一定会成功,而只有39%的人认为别人的企业也会跟他们一样成功。这种对自己成功的概率估计大于别人,也远高于理性估算水平的现象很难避免,不排除一些参与秒杀、抢拍活动的用户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心理。
虽然含有非理性的心理因素,但从团购、秒杀、抢购的成本收益分析,这却是一场商家与消费者双赢的正和博弈。消费者参与网上抢购式的活动,投入的成本相对较低,而可能换来的回报却很大,如免费或者大额折扣的商品。因此,参与抢购的“作为”可能是为了避免“不作为”的后悔。这种不求收益******,但求遗憾最小的行为带有理性决策的色彩。我们经常会看到,当商品价格上足够具有吸引力时,人们会选择突击购物。从这一角度上看,消费者的这一行为也可以称其为一种理性选择。而商家通过事先计划的成本投入,可以赢得大量订单,同时收获深度的广告传播效果。
另外,参与的抢购式的活动,对于一些用户而言,其目的是获得一种抢夺的游戏体验。且不说成功后的回报,就体验而言也成为了收益的一部分。因此,团购、秒杀活动才能拥有广泛的受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