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连云港心安草心理咨询中心!
成长心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成长心理
孩子和玩具的“亲密关系”
新闻来源:    点击数:802    更新时间:2010-8-12    收藏此页
玩具是游戏的工具,游戏离不开玩具。而游戏又是宝宝的天性,玩具是游戏的物质前提,宝宝要玩耍必然离不开玩具。世界“幼教之父”福禄贝尔就把宝宝的玩具意为“恩物”,并专门针对宝宝发展需要设计了一系列的玩具。事实上,纵观中外学前教育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举凡强调学前教育者,莫不重视玩具的教育价值。当代学前教育研究和实践也充分证明,玩具对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促进感知能力的提高

感知觉是宝宝认识外界事物、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幼儿的中期,由于言语能力还比较低下,宝宝获得的信息主要是通过感知觉获得的形象信息,而玩具以其生动夸张的形象、鲜艳明亮的色彩刺激宝宝用各种感官去接触。在与玩具的接触的过程中,宝宝通过眼看、耳听、口尝、手摸,接触各种不同材质的玩具,加强了感官的感受性和观察力,促进了感知能力的提高。

爸妈在家里应该为宝宝创设具有丰富玩具的环境。玩具的准备应考虑到玩具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点,要为宝宝准备颜色各异、对比度比较明显的玩具,玩具的大小应考虑到宝宝的身高特征。另外,在宝宝与玩具接触的过程中,爸妈要加强对宝宝感知能力的指导,让宝宝“跳一跳”能摘到苹果。如可以引导宝宝摸一摸绒布类、丝绸类、塑料类玩具,让他说说感受。看一看,让他看看玩具的颜色的不同,让他挑选自己喜欢颜色的玩具去玩,比较玩具颜色的深浅,让宝宝对颜色有初步的意识。举一举,让他感受玩具的重量,还可以让他举一举气球和大积木,说说哪个更重。

促进宝宝语言发展

玩具本身就是一种宝宝表达表现的工具,较之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系统,玩具是宝宝更为得心应手的“语言”。玩具是一本“无字的书”,它更像是“教学大纲”或开放式的“课本”,为学习者留下了较大的自主建构、想像的空间,激发宝宝的表达欲望,为宝宝自由表达创造适宜的语言环境。

宝宝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发展着自己的口头语言。宝宝之间就玩具的交换、玩法的交流,使其语言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进步。“我可以玩你的小车吗?”“我可以加入你玩积木的游戏吗?”“我可以用我的小猪换你的小鸭吗?”“可以的。”“好的。”“一起玩吧。”“我在玩呢,等一会儿给你玩。”两个宝宝的对话可以看到礼貌用语的运用,她们把礼貌用语运用得如此适当呢。

宝宝在与玩具接触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自语”现象。而这些“自言自语”的产生对宝宝语言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女儿在“娃娃家”里玩时,会拿起一个布娃娃,把它放在小凳子上,微笑着对她说:“娃娃穿得好美,但还没有佳佳漂亮。佳佳要把娃娃打扮得像佳佳一样漂亮。”佳佳开始给布娃娃穿上小礼服。“伸伸腿,举举手,衣服拉上就好了,妈妈说了这样就听话了,衣服穿好了。”佳佳在布娃娃对话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出其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还把妈妈给自己穿衣服的语言用到了自己给布娃娃穿衣服上。早期宝宝的语言以假装的身份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不必担心自己讲得对不对,需不需要纠正。佳佳在“自语”的时候,可以装出妈妈在给自己穿衣服时的声音、语调和动作。她可以认为这是妈妈在说话,而不是她自己在说。

玩具还能促进宝宝书面语言的建构。如在玩“小猫钓鱼”这套玩具中,“鱼饵”、“鱼竿”这些玩具的符号标识可以让宝宝对文字的意义有初步的理解,而像拼音类玩具、数数类玩具等,可以直接锻炼宝宝对书面文字的理解力。

在玩各种玩具的过程中,宝宝以具体的感知和动作,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创造性地变换语言,从而发展了以语言为中介建构的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理解。因此,爸妈要充分利用玩具训练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促进宝宝想像力的发展

玩具具有虚拟性或象征性的普遍特征,并以“假装”为标志,给宝宝提供了想像的充分自由或空间。宝宝与玩具接触的过程中经常发生以物代物或以物代人的现象,即把玩具作为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物品或人。爸妈要做玩具的“有心人”,认真思考玩具的用法,启发宝宝的想像力。前段时间我发现女儿非常喜欢玩“荧光棒”,就组织了一个“神奇的荧光棒”的家庭活动,参加人都是女儿的小朋友。活动主要是让大家说出棒可以当作什么用,并当场表演荧光棒的用途。女儿说,“可以当粉笔。粉笔这么长,老师就不用换粉笔了。”丁丁说,“可以当面条。这么粗,面条就可以变少很多了。”“还可以当小树枝。就是冬天没有树叶的小树枝。”……这些都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呢。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青春期恋爱 容易患上抑郁症   下一篇:孩子的学习障碍心理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返回
服务电话:0518-85603105,15312133705 邮  箱: 529357153@qq.com
公司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通灌北路(******人民医院向北20米路西)东新绿苑A5-405、406室
版权所有©连云港心安草心理咨询机构  |信通网络- 连云港网络公司 技术支持  网站管理
同盟站点:连云港心理咨询 连云港心理  连云港心理咨询 连云港心理 连云港心理咨询 连云港心理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293号